学校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校两地(北京、克拉玛依),北京昌平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校园总面积496.5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校园占地面积7000余亩。学校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1997年,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石油石化等重点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影响。据ESI2015年8月更新数据表明,学校有4个学科进入ESI排行前1%,分别是Chemistry(化学)、Engineering(工程学)、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学)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学)。围绕石油石化产业结构,构建起由石油石化主体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组成的石油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实施了“攀登计划”、“提升计划”和“培育计划”,分别建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石油石化优势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基础支撑学科,非常规油气、新能源、海洋油气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二十万名优秀专门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714人、硕士研究生5538人、博士研究生1142人、留学生663人,在校生总数15000余人。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36人,其中教授237人,副教授35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新(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3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个。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通过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选拔、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两条快速成长通道,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学校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强校之路,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取得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思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水平。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分室以及20个省部级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和17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分室。石油石化学科研究领域优势突出,在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在非常规油气、新能源等新兴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十一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00余项,获国家级三大科技奖共3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7项。“十二五”期间,学校获得国家科技奖20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3项;获得省部级及社会力量科技奖共240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122项。国家级奖励数在2014年、2015年全国高校通用项目中均排名第10。
学校坚持走“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2013年10月,教育部与五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石油大学的协议。学校先后与116个省市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特别是探索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现有近60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设置企业奖助学金;13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建立了育才厅;与25家石油石化单位签署了“订单式”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与40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在140家石油石化企业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或联合培养基地;在100家企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在67家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克拉玛依市联合建立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与三大石油公司在京研究院联合建立北京工程师学院,着力实施本科卓越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迈出了新步伐。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50多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关系。与国外大学或公司联合建设了11个国际联合研究机构;与厄瓜多尔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联合建立了孔子学院;平均每年举办或参与近十场国际性学术会议。
学校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强保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秉承石油文化传统,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为学为师,立德立言”的教风、“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校训以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石大精神,是石大文化的精髓。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评估,“肩负历史使命,培育石油英才”获得单项奖;2014年,获得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提名奖。
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国石油大学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向着“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热门简章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历经多年的发展,在办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该校开设的在职读研课程,吸引了很多学员的目光,那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职研究生证书认可度怎么样呢?
448阅读
2023-03-03 -
在职人员选择继续进修一般会更为关注各进修方式的教学质量,包括其课程资源以及其他方面的收获,因此会提前咨询攻读是不是有用的问题,以更为全面的衡量就读是否有必要,有利于做出更为合理的就读选择。那么,报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职研究生有用吗?
412阅读
2023-01-31 -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少高校陆续开设了在职研究生培训班,为上班族提供深造机会。关于报考中国石油大学在职研究生是否需要参加复试的问题,下文从该校同等学力申硕进行介绍。
422阅读
2022-11-01 -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建校以来一直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人才。近年来又设置了在职研究生课程,那么,中国石油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呢?下文具体介绍一下。
469阅读
2022-11-01 -
当前社会金融行业工作要求和入职门槛越来越高,工作竞争较为激烈,许多从业人员选择攻读金融专硕,提升专业水平和自身综合实力。该专业招生院校比较多,那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金融专硕分数线是多少?下文就来介绍。
492阅读
2023-01-17
-
答
当下各个高校开设的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吸引了许多有职场进修需求的在职人士。当前大家利用此方式去在职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贵州师范大学作为院校之一,是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进行招生的。那么,贵州师范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方式有哪些?上课会影响工作吗?下文具体介绍。
-
答
社会的发展比较迅速,许多工作已久的在职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比较欠缺,从而错过了很多晋升的机会,部分职场工作者想要利用业余时间攻读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在职研课程,纷纷咨询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复试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
答
本科有学位人员报考在职研究生一般有以下四种途径: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硕士全国联考、高级研修班、中外合作办学。
-
答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型主要有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者执行相同的报考政策及流程,学历类型同属于普通高等教育统招学历。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如何才能考上硕士研究生,想要报考的人员可参考。
-
答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该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近期有部分人员在咨询以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需要多少钱,考试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
答
部分职场人士为了满足工作需求,保持一定的职业竞争力,选择攻读在职研究生。此类研究生招生院校较多,沈阳建筑大学便是热门院校之一。那么,沈阳建筑大学在职研究生有没有毕业证?有几种类型可以报考?接下来介绍一下。

13522343287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招生学院
招生信息
报考指南
专业问答
-
答
985在职研究生有用吗?有用。985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较多,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等。各院校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开设的在职研究生相关课程不仅注重实践和应用,毕业时还能获得高含金量的相关证书,助力职业发展。除此之外,学员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具体如下:
-
答
免联考的研究生靠谱吗?靠谱。免联考的在职研究生意思是免去入学考试的一种研究生教育形式。目前,不需要参加全国联考的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有同等学力、高级研修班和国际硕士三种,在职人员不论选择哪种方式报考,在毕业时都可以获得相应的优质证书,助力个人未来发展。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
答
会计专硕为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而设,是会计人才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注重成功上岸争取学习机会,选择普通院校竞争小一些,一般要好考一些,会计专硕排名靠前、学科实力强的高校竞争激烈。简单了解一下:
-
答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学制、上课时间、学费、报名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异同点,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
答
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多样,其中涉及到考试的主要有同等学力和非全日制。部分人员想知道在职研究生难度和通过率怎么样?继续同等学力入学免试,后期申硕统考难度相对较小,通过率比较高。非全日制入学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难度相对较大,通过率不太高。下文详细介绍,可供大家参考。
热门学校
- 10北京外国语大学
热门专业
在职研究生工具
-
类型
-
信息
-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