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总占地2300余亩。光华铁树穿越年轮时光感受历史缅怀先贤,巍巍钟楼傲然屹立感受青春与未来对话,这里古今融通、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实乃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光华大学。1938年,因抗战西迁建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52-1953年汇聚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这是建国初期国家按大区布局的四所本科财经院校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财经学府;1960年后历经分设、合并、更名等,于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逐渐形成了学校独特的金融行业背景和出色的金融学科优势;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90余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文化传统、精神内涵和社会声誉。
黄浦浣花风雨长,光华柳林谱华章。学校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格致诚正,兴学报国;始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经世济民,励精图强,在国家经济腾飞中写下了隽永篇章。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努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财经领域的卓越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6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5800余人,硕士研究生5800人,博士研究生900余人,长期留学生70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16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教育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金融创新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以及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与科研机构;学校主办的《经济学家》《财经科学》分别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创办国内首本金融英文学术期刊《Financial Innovation》;图书馆馆藏文献200余万册,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财经文献中心,设有西南地区唯一的货币金融博物馆。
学校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设有26个学院(中心、部)等教学单位,33个本科专业,108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18个硕士专业学位),57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坚持人才为本、学术为魂,在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中,人文荟萃,名师云集。胡适、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等大师在此传道讲学;谢霖、陈豹隐、汤象龙、许廷星、刘诗白等著名经济学家于此授业解惑。现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其中,教授250余人、副教授490余人,博士生导师260余人,全职海归博士220余名,特聘海外院长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万人计划”3人、“千人计划”5人、“杰青”“优青”4人、“长江学者”13人。
学校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协同创新,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开展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获批建设“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依托学校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主动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勇担大学社会责任;加强中国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以及西财智库等科研机构建设,拓宽智库成果报送渠道,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着力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招收培养留学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教育文化交流。目前已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知名大学、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建有2所孔子学院。品牌项目Discover SWUFE暑期学校影响力不断增强。光华讲坛影响力提升,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知名学者先后作客我校与师生展开高层次、前沿性对话与研讨。
一所大学的发展,悠远而漫长。90余年的历史长卷,展现的是厚重的文化,思想的光芒;是英才辈出,群贤荟萃;是艰难求索,成就斐然。鉴往知来,登高临远,全体西财人信心满满,永葆大学理想,秉持“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必将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强定力、更优作风,携手共进,砥砺前行,抓住“双一流”建设这个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实现学校“十三五”规划任务,着力在特色化、高水平、研究型上下功夫,加快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热门简章
-
MPAcc专业成为了越来越多在职人士的选择,会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入职门槛和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部分学员为了在该行业更好的发展,想要报考西南财经大学MPAcc专业。大专学历报考西南财经大学MPAcc有哪些要求?接下来进行解答。
378阅读
2022-10-22 -
不少上班族为了拥有较好的工作机会与待遇,于是选择攻读在职研究生课程,以便提升自身能力与文凭。接下来,本文介绍攻读 西南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金融经济学需要付出的学费。
409阅读
2022-10-22 -
西南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院校秉持着“面向社会、求真务实、立德树人、经世济国”的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己任。为了扩大人才培养范围,院校开设了在职研究生课程以供部分上班族报考,那么 西南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历年分数线是多少?通过率高吗?
360阅读
2022-10-22 -
西南财经大学同等学力为社会各界在职人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在职读研机会,报读者不但能边工作边学习,毕业还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助力自己升职加薪。近日部分学生想了解一下该校同等学力研修班怎么样?下文来进行介绍。
337阅读
2023-02-08 -
攻读会计专硕可以提升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会计工作领导能力,对从事会计工作帮助非常大,是许多热爱会计工作的从业人员读研的热门专业之一。该专业招生院校比较多,下文就来介绍下西南财经大学MPAcc的报考条件。
373阅读
2022-10-22
-
答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该校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较多,适合不同需求的人员选择报考,部分有意向报考的人员想知道跨专业能报考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吗?下文详细解答。
-
答
近年来我国与许多国家在文化教育领域加强了合作,引进了部分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在我国境内投资办学,为广大学员提供了一个在国内学习国际前沿专业知识的好机会。下文就针对英国开放大学国际博士的招生简章做下介绍。
-
答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目前该校开设的在职读研课程备受瞩目,那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后认可度怎么样呢?
-
答
西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同等学力,采用先入学后考试的人才培养目标。该校在职研究生能免试入学,涉及到的课程结业考试、申硕统一考试,通过率比较高,整体而言不太难考,具体情况如下:
-
答
提到在职研究生,大家可能会联想到很多字眼,例如花钱买证、不被认可、那个是骗人的、没有含金量的、只要有钱就能上的,以上这些是不是不少学员现在的认知呢?如果是那就大错特错了!自2016年改革之后,在职研究生有了很大变动,含金量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
答
随着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提高,很多职场人士选择利用业余时间报读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的招生类型比较多,其中同等学力申硕因为入学免试,所以深受上班族的喜欢。意向报考金融学在职研究生的人员,前来咨询申硕条件是什么?具体情况如下:

13522343287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招生学院
招生信息
报考指南
专业问答
-
答
985在职研究生有用吗?有用。985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较多,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等。各院校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开设的在职研究生相关课程不仅注重实践和应用,毕业时还能获得高含金量的相关证书,助力职业发展。除此之外,学员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具体如下:
-
答
免联考的研究生靠谱吗?靠谱。免联考的在职研究生意思是免去入学考试的一种研究生教育形式。目前,不需要参加全国联考的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有同等学力、高级研修班和国际硕士三种,在职人员不论选择哪种方式报考,在毕业时都可以获得相应的优质证书,助力个人未来发展。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
答
会计专硕为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而设,是会计人才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注重成功上岸争取学习机会,选择普通院校竞争小一些,一般要好考一些,会计专硕排名靠前、学科实力强的高校竞争激烈。简单了解一下:
-
答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学制、上课时间、学费、报名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异同点,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
答
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多样,其中涉及到考试的主要有同等学力和非全日制。部分人员想知道在职研究生难度和通过率怎么样?继续同等学力入学免试,后期申硕统考难度相对较小,通过率比较高。非全日制入学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难度相对较大,通过率不太高。下文详细介绍,可供大家参考。
热门学校
- 1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热门专业
在职研究生工具
-
类型
-
信息
-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