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0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在始于1949年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原有的文、法、医、理、机械、电机、造船、测绘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由封闭办学向对外开放办学转变,由土木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2002年,列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创校至今,先后培养了30余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40余人。
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国产化智能温室、遥感空间信息、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秉承"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学校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国内桥梁与隧道、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水环境治理、抗震救灾、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会、崇明生态岛、新能源汽车等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年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16年的327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10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学校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同济大学设有38个学院和二级办学机构,7家附属医院,6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沪北等4个校区,占地面积2.56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71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00万余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228人,硕士研究生13864人,博士研究生4717人。另有外国留学生3566人。拥有专任教师2708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94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42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27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
学校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5个(其中50个专业按17个专业大类招生),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涵盖一级学科30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含培育)10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7个。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3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今天的同济大学正满怀豪情,努力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
热门简章
-
公共管理硕士是管理类的热门读研专业之一,通过学习课程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毕业还可获得学历和学位双证书,每年都吸引着大量学员报考就读。部分学员不知道报考时间,下文就来着重介绍一下同济大学MPA报名及考试时间。
369阅读
2022-10-03 -
同济大学为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提供在职读研机会,开设公共管理、工商管理、金融、软件工程、临床医学、教育管理等诸多专业课程。主要以非全日制类型招生,个别专业举办高级研修班。那么,报考本校在职研究生含金量高吗?
422阅读
2022-11-17 -
同济大学在职硕士是值得报考的。因为学员选择本校在职读研不会影响工作,而且能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很好提升自己。后期毕业大家能拿上含金量较高的证书。下面本文就具体详情做以下介绍。
561阅读
2022-09-30 -
攻读在职研究生是广大职场人士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此类研究生是利用业余时间上课,所学课程实用性较强,毕业还可获得优质证书,对实际工作和职业发展帮助较大。部分学员想知道同济大学在职研究生上学时间,下文就来详细介绍。
403阅读
2022-10-03 -
同济大学是一所教学体系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全面发展的优质高等学府,受到社会的较高认可。部分在职人员为了多学习一些知识,打算报考在职研究生,他们询问到同济大学在职研究生好考吗?报考条件和流程是什么?
622阅读
2022-09-30
-
答
工商管理硕士是管理类的热门读研专业之一,参加该专业课程学习,可以大幅度提升管理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积累到高层次的人脉资源,毕业还可获得优质证书。该专业招生院校较多,那么,报考MBA选择南京大学需要参加考试吗?
-
答
许多优秀人士为了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专业能力、工作技能以及学术水平,读完硕士还选择了继续读博士,便于日后得到更好的工作机遇,然而攻读西班牙赫罗纳大学国际博士可谓是明智的选择。鉴于报考者大部分是在职人员怎么上课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下文来进行解析。
-
答
在职研究生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成为了广大从业人员读研进修的重要途径。学员报读之前需了解意向院校的学费情况,做好报读准备工作,下面大家就来一起了解下国防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学费一览表以及一年多少钱。
-
答
部分上班族选择攻读在职研究生,通过边工作边学习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实力。此类研究生招生专业和院校较多,不同专业及院校的学费情况不一样,报读之前需详细了解。本文主要介绍新闻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学费一览表以及一年多少钱。
-
答
为培养公共卫生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部分高校积极举办同等学力申硕,符合条件者可以报名参加课程班学习(免试入学)。已取得学士学位的学员可以在后期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和论文答辩通过毕业拿证。以下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同等学力申硕条件:
-
答
高学历、高能力人才源源不断的涌入到职场之中,这给各行各业就职人员都增加了不少压力,为了加以缓解,诸多上班族想要通过攻读在职研究生来丰富自身学识。现如今,部分人员想要报考河南工业大学,询问到河南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上课时间在什么时候?

13522343287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招生学院
招生信息
报考指南
专业问答
-
答
985在职研究生有用吗?有用。985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较多,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等。各院校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开设的在职研究生相关课程不仅注重实践和应用,毕业时还能获得高含金量的相关证书,助力职业发展。除此之外,学员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具体如下:
-
答
免联考的研究生靠谱吗?靠谱。免联考的在职研究生意思是免去入学考试的一种研究生教育形式。目前,不需要参加全国联考的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有同等学力、高级研修班和国际硕士三种,在职人员不论选择哪种方式报考,在毕业时都可以获得相应的优质证书,助力个人未来发展。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
答
会计专硕为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而设,是会计人才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注重成功上岸争取学习机会,选择普通院校竞争小一些,一般要好考一些,会计专硕排名靠前、学科实力强的高校竞争激烈。简单了解一下:
-
答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学制、上课时间、学费、报名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异同点,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
答
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多样,其中涉及到考试的主要有同等学力和非全日制。部分人员想知道在职研究生难度和通过率怎么样?继续同等学力入学免试,后期申硕统考难度相对较小,通过率比较高。非全日制入学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难度相对较大,通过率不太高。下文详细介绍,可供大家参考。
热门学校
- 10华北电力大学
热门专业
在职研究生工具
-
类型
-
信息
-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