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学院
财政金融学院的前身—财政信用借贷系,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八大院系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为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1997年,财政金融系与投资系合并,组建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现任院长为庄毓敏教授,党委书记为孙华玲副教授。
早在20世纪50年代,财政金融学院教师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金融学教材《货币信用学》和第一部财政学教材《财政学讲义》,以及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货币银行体系的教材《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财政的参考书《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论文选集》,奠定了新中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活跃在中国财政金融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多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这一时期的毕业生。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以后,财政金融学院获得了空前发展,编写了被誉为中国财政金融理论建设里程碑的著作《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和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核心课程教材《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奠定了其在财政金融高等教育领域领头雁的地位。黄达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首批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标志性成果《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进入21世纪以来,财政金融学院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学科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基本形成。金融学、财政学于1988年、2001年、2006年、2013年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蝉联国家级重点学科。2013年教育部公布国家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9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其中以学院金融学、财政学为骨干学科的应用经济学已连续3次排名全国之首。1999年,以财政金融学院为依托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组建以来,在五年一度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评审工作中,分别于2004年、2009年和2016年连续3次被评为优秀,均位居经济学术类基地首位。
经过60余年的积淀与发展,财政金融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财政金融领域的教学科研重镇,传统学科领先地位得以巩固,新型交叉学科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学科健全、体系完整的中国财政金融高等人才的培养基地。学院秉承陕公“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精神,科学研究持续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服务,探索出一条兼具国际视野、中国风格、人大学派的应用经济学特色发展之路。
学院现拥有财政、金融两大二级学科,财政系、货币金融系、应用金融系、保险系4个教学单位,拥有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6个本科专业,现有学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形成了种类完善、层次分明的学位教育体系。2011年和2013年,学院分别成为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
近年来,学院各类学术品牌论坛影响力大幅提升,海外合作交流不断拓展,智库建设成绩显著。“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讲座”、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财金大讲堂、财税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等各类学术活动精彩纷呈,《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等系列年度报告的学术和决策影响力迅速提高;学院通过共同培养、培训访学、定期互访等形式,先后与哥伦比亚大学大学、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卢森堡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知名大学多元化合作交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自2013年成立以来,连续3年入选“全球顶级智库150强”,成为国内高校智库建设的成功典范。
截至2017年9月,财政金融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133人,其中本科生1160人(含留学生23人)、硕士生710人(含留学生8人)、博士生263人(含留学生8人);此外,还有金融EMBA和在职硕士研究生班等非全日制学生1175人。学院始终以培养能够“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往返的人才”为目标,实施多项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毕业生中已涌现出一大批财政金融领域的领袖人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中国人民大学建设“双一流”的总体规划指导下,全体财金人以创建和发展“国际视野、中国风格、人大学派”的财政金融特色学科为己任,以打造“世界一流、人民满意”的财政金融学府为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起再出发!
推荐简章
-
3年年90000元周末班北京
-
2年年60000元周末班北京
-
2年年208000元周末班北京
-
3年年99000元周末班北京
-
2年年42000元周末班北京
-
2年年460000元周末班北京
-
2年年178000元周末班北京
-
3年年48000元周末班北京
-
1.5年年36000元周末班北京

13522343287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招生学院
招生信息
报考指南
专业问答
-
答
985在职研究生有用吗?有用。985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较多,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等。各院校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开设的在职研究生相关课程不仅注重实践和应用,毕业时还能获得高含金量的相关证书,助力职业发展。除此之外,学员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具体如下:
-
答
免联考的研究生靠谱吗?靠谱。免联考的在职研究生意思是免去入学考试的一种研究生教育形式。目前,不需要参加全国联考的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有同等学力、高级研修班和国际硕士三种,在职人员不论选择哪种方式报考,在毕业时都可以获得相应的优质证书,助力个人未来发展。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
答
会计专硕为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而设,是会计人才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注重成功上岸争取学习机会,选择普通院校竞争小一些,一般要好考一些,会计专硕排名靠前、学科实力强的高校竞争激烈。简单了解一下:
-
答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学制、上课时间、学费、报名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异同点,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
答
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多样,其中涉及到考试的主要有同等学力和非全日制。部分人员想知道在职研究生难度和通过率怎么样?继续同等学力入学免试,后期申硕统考难度相对较小,通过率比较高。非全日制入学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难度相对较大,通过率不太高。下文详细介绍,可供大家参考。
热门学校
- 10中国中医科学院
热门专业
- 金融学
- 国民经济学
- 中共党史专业
- 经济法学专业
- 法学
- 工商管理专业(MB...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业
- 广播电视艺术学
- 劳动经济学
- 公共管理
- 金融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行政管理专业
- 企业管理专业
- 考古学
- 西方经济学专业
- 美学专业
- 统计学专业
- 传播学专业
- 音乐与舞蹈学
- 档案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 理论经济学专业
- 传播学
- 世界经济专业
- 人力资源管理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中国史
- 企业管理
- 考古学专业
- 宗教学
- 区域经济学专业
- 美术学专业
- 新闻学专业
- 世界史
- 艺术学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 经济专业
- 哲学专业
- 医学专业
- 中国语言文学
- 心理学专业
- 艺术设计学
- 戏剧与影视学
- 财务会计专业
- 应用经济学
- 哲学
- 工商管理(MBA)
- 外国语言文学
- 公共管理专业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
- 法学专业
- 新闻传播学
- 教育学专业
- 外国语言文学专业
- 应用经济学专业
- 音乐与舞蹈学专业
- 市场营销专业
- 中国史专业
- 项目管理专业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
- 美学
- 艺术学专业
- 艺术设计学专业
- 新闻学
- 民商法学
- 世界史专业
- 行政管理
- 美术学
- 国民经济学专业
- 民商法学专业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
- 国际贸易专业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
- 统计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高级工商管理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
- 产业经济学
- 教育学
- 新闻传播学专业
- 信息资源管理
- 会计学
在职研究生工具
-
类型
-
信息
-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