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与生命学院
水产与生命学院的前身为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于1921年设立的养殖科,先后经历了养殖生物系、水产养殖系、渔业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等发展阶段。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学院已从单一的养殖科,发展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等多层次,水产养殖学、水生生物学、海洋生物学为主要特色的多学科专业学院。
学院建有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水产种质与育种系、水产营养与饲料系、水产动物医学系、水生生物系、发育生物系、水生动物生理系和海洋生物系等8个系和1个实验中心;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水产、生物学、海洋科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水产,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水产养殖,生物科学,海洋科学)和1个专业硕士点(渔业发展),6个本科专业(方向)(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水生动物医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海洋生物学方向)。其中水产养殖学和生物科学2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科于1993年被批准为农业部重点学科,1996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14年水产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序列,2017年水产学科入围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并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评级;水生生物学科于2008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海洋生物学于2007年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学院建有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国合基地)、国家级水产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淡水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国家水生动物病源库、农业部团头鲂遗传育种中心、农业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由中国鱼类学重要奠基人、著名鱼类学家、一级教授朱元鼎先生创建的上海海洋大学鱼类研究室和标本室等研究教学机构。
学院在编教职工164人,其中,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上海市领军人才3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3人、上海市农业领军人才4人、国家海洋局海洋领域优秀科技青年2人,上海市启明星、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晨光学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等荣誉或奖励14人次。在院学生2550名(其中本科生1119人,硕士研究生1298人,博士研究生82人,外国留学生39人,国内交流生12人)。
“十二五”期间,累计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48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0余项,省部级项目160余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3亿元;累计发表科研论文1770余篇(其中SCI435篇);累计授权专利28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10余项),审定新品种5个,制定国家标准2项;累计科研获奖60余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13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农业丰收一等奖2项;出版专着60余部(主编24部)。参与承办了“第九届亚洲水产学会”,主办了“国际甲壳动物养殖学术会议”、“第七届海峡两岸‘鱼类生理与养殖’学术研讨会”、“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全国水产养殖博士生论坛”、“中国水库湖泊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每年主办全国河蟹大赛、承办上海国际休闲水族展览会,每年组建教授博士渔业科技服务团远赴全国26个省市开展渔业科技下乡活动,累计服务水产科技龙头企业近600家,培训养殖户近3000人次。
面向未来,学院将以建设一流水产学科为契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一流科教平台、汇聚一流师资队伍、开展一流科学研究、培养一流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推荐简章

13522343287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招生学院
招生信息
报考指南
专业问答
-
答
985在职研究生有用吗?有用。985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较多,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等。各院校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开设的在职研究生相关课程不仅注重实践和应用,毕业时还能获得高含金量的相关证书,助力职业发展。除此之外,学员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具体如下:
-
答
免联考的研究生靠谱吗?靠谱。免联考的在职研究生意思是免去入学考试的一种研究生教育形式。目前,不需要参加全国联考的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有同等学力、高级研修班和国际硕士三种,在职人员不论选择哪种方式报考,在毕业时都可以获得相应的优质证书,助力个人未来发展。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
答
会计专硕为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而设,是会计人才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注重成功上岸争取学习机会,选择普通院校竞争小一些,一般要好考一些,会计专硕排名靠前、学科实力强的高校竞争激烈。简单了解一下:
-
答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学制、上课时间、学费、报名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异同点,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
答
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多样,其中涉及到考试的主要有同等学力和非全日制。部分人员想知道在职研究生难度和通过率怎么样?继续同等学力入学免试,后期申硕统考难度相对较小,通过率比较高。非全日制入学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难度相对较大,通过率不太高。下文详细介绍,可供大家参考。
热门学校
- 10中国中医科学院
热门专业
在职研究生工具
-
类型
-
信息
-
资讯